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知识传统的交错与张力——作为文学事件的苏门文人《三马图》唱和
  • [摘要]北宋中后期的一组《三马图》唱和,展现出苏门文人群体中的文学生态。他们在唱和中进行了关于韩干、“骨”与“肉”的争论,虽然“瘦”的伦理美学依然有其追随者,但新的文人画理论正在诞生。苏门文人关于绘画的讨论,显现出文人士大夫视野正在侵入传统上为专门之学的绘画领域。而杜甫诗句的持续影响,正是文人传统之于绘画传统的张力表现。两种知识传统并非简单的前后相继,它们之间的交错与张力,是解读宋代题画唱和的艺术史背景。
  • 范金晶
  • 全文[ PDF 1544571.0 MB ] 2021.4(10):27-35  共有 665 人次浏览
  • 文明互鉴与西方文论话语的东方元素
  • [摘要]我们应当从文明互鉴的意义上推进东方文论(中国、印度、阿拉伯、波斯、日本、朝鲜等文论)的话语研究,还原东方文论的价值,进一步探讨东方文论范畴与话语,实现东西方文论的对话,这是当下文学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发掘西方现当代文论中的东方元素,探索西方现当代文论之形成与东方文化和文论思想的渊源关系,考察中国、日本、印度、波斯、阿拉伯等东方国度的文化、文学与思想对西方现当代文论的实证影响及其在西方的变异,是东西诗学对话实证变异研究的新方向,也是展开东西方比较诗学影响研究的一条创新路径。
  • 曹顺庆
  • 全文[ PDF 1663611.0 MB ] 2023.1(12):28-36  共有 521 人次浏览
  • 学术星丛共同体 ——中国西学二元对立模式的终结
  • [摘要]中国西学具有四大特性:中国性、比较性、世界性、对话性。这是对中国西学的性质和方法的总体说明,但要强调的是,这四“性”本身因为添加了一个将胡塞尔“主体间性”修正为“个体间性”的“间在论”而绽露出新的面貌和新的逻辑。中国西学是中西方之间的一种对话行为,而所谓“对话”一定是间在性对话:非“间在”无以称/成“对话”。如果接受这一间在论的视点,那么中国西学沿袭已久的中西二元对立模式将走向终点,我们将迎来一个国际学术星丛共同体的新时代。
  • 金惠敏
  • 全文[ PDF 6698522.0 MB ] 2023.2(12):28-35  共有 374 人次浏览
  • 表述的边界:以多民族文学评论价值迁移为中心
  • [摘要]少数民族文学与主体民族文学互生共融表述着典型的“中国经验”,少数民族文学评论却在“表述中国”与“表述民族”间发生价值迁移:前者以“同”化“异”的方式抑制了少数民族文学主体性生产,后者以“异”代“同”的方式驱逐了少数民族文学的多民族国家属性。引入“多民族文学”研究范式,在民族性、中华性与世界性构拟的边界内建设共享价值体系,表述全球化进程中的完整中国,是多民族文学评论价值建设的规约性框架。
  • 李长中
  • 全文[ PDF 1681.0 MB ] 2019.3(8):29-36  共有 1403 人次浏览
  • 再现危机与当代现实主义观念
  • [摘要]现实主义是艺术家再现现实的方式,它始终处于不断演变的历史过程中。关于现实主义的理论,也是随着现实主义的嬗变而发展的。西方现实主义传统以福楼拜和库尔贝为分野,区分为古典现实主义与当代现实主义两个长时段,现实主义的观念和方法出现了许多值得关注的变化。尤其是 19 世纪下半叶以来出现的再现危机,一方面颠覆了古典现实主义的许多原则,另一方面又激发当代现实主义更具探索性和实验性的变革。当代现实主义的观念转变不仅出现在文学领域,也广泛地呈现在造型艺术和戏剧等其他艺术领域。因此采用艺术(绘画和戏剧)与文学的互证式分析,可以更加广阔地揭示文学中的当代现实主义观念和方法的变迁。再现危机非但没有摧毁现实主义,反倒给现实主义的当代变革提供了内驱力,进而导致了从古典现实主义聚焦现实的再现,转向当代现实主义彰显艺术特性的现实再现。这一转变不但改变了现实主义再现之重心,同时也改变了古典现实主义的观念和惯例,推助当代现实主义文学艺术趋向对现实的重构,使当代现实主义从“可读的文本”转向“可写的文本”。
  • 周 宪
  • 全文[ PDF 2072.0 MB ] 2019.1(8):29-39  共有 1349 人次浏览
  • 狂人之诞生——明治时代的“狂人”言说与鲁迅的《狂人日记》
  • [摘要]本论通过语汇、社会媒体、“尼采”、“无政府主义”、文学创作以及时代精神特征等几个方面的考察,确认了在《狂人日记》诞生之前有“狂人”言说史的存在,并在此背景下,探寻了“狂人”出席个回国的,这个“狂人”是他建构自身过程当中的一个生成物,和他记忆中的“真的人”是血脉相连的亲兄弟。“”狂人之诞生,更宣告“真的人”之必将诞生。
  • 李冬木
  • 全文[ PDF 2280.0 MB ] 2018.5(7):29-42  共有 1790 人次浏览
  • 现代“意境”说的形成:从格义到会通
  • [摘要]通过对“意境”概念古今使用的全面考察,可知现代“意境”的基本 内涵在古代已大体备具;晚清经由中西诗学的交互格义,传统“意境”不仅在他者镜 照下得以自我“发现”,同时还整合了中西相关文论资源,促成了意义上的增殖。王 国维、朱光潜等学者更是在此基础上借助西方理论,使“意境”理论得以进一步现代化、 系统化。但是传统“意境”的理论内核并未因此而消失,作为文学艺术本质问题的 认识与概括,它是普适的、常新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意境”说的形成既是中国 的也是西方的,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割裂这些属性只能导致理解与阐释上的混 乱与悖论。
  • 姜荣刚
  • 全文[ PDF 1676.0 MB ] 2019.2(8):31-39  共有 1195 人次浏览
  • &nbs...
  • [摘要]巴赫金的表述诗学具有“起点”意义,包括文学作品在内的具体言语单位以及由此而来的符号化系统文本是其综合价值指向。受制于社会情势、意识形态、言语流动和交际条件等多种因素,任何表述都充满着他性对话以及对话中的泛音;表述的目的在于获取积极应答式理解,不能自成目的;承此,巴赫金深刻论述了表述的双主体、双声语和双意识问题,并特别阐述了创造性理解的外位性超视效果和积极应答的多功能实现,拓展和深化了表述中双向问答的响应机制,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龚举善
  • 全文[ PDF 1899.0 MB ] 2020.5(9):31-38  共有 737 人次浏览
  • 网络文学批评的述史之辨
  • [摘要]内容提要网络文学的快速发展把网络文学批评史的建设问题推到学术前沿,但网络文学批评在修史中该怎样“述史”却不得不面临三大难题:怎样处理网络文学历史短促与学术成果积淀不足造成的资源掣肘,如何规避网络文学多元创作下“批评定制”的述史风险,以及怎样处理文学史元典传承与网络时代观念新变的语境选择。摆脱第一个难题需要从网络文学批评现状中清理已有的学术资源,抽绎出批评史的学理观念;破解“批评定制”述史风险的关键在于把握文学变与不变、文学批评变与不变,以及网络文学批评史变与不变的历史辩证法;而消解第三个难题则需要在“原典规制”与“网络文学批评”现实对接之间找到最大公约数,通过“选点”和“定格”,找准网络文学批评史实与史论、史料与史观之间的逻辑关联。
  • 欧阳友权
  • 全文[ PDF 2005.0 MB ] 2018.3(7):32-38  共有 1689 人次浏览
  • 论艺术生成的差异逻辑
  • [摘要]艺术通过差异生成。这种差异体现在两个维度,即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就时间维度而言,丹托的风格矩阵揭示了艺术生成与流变的具体逻辑,每一种新风格的出现,都会赋予以往艺术作品新的属性。豪泽尔和布鲁姆对此也有论述。就空间维度而言,布尔迪厄的艺术场域表明艺术通过差异在场域中获得独特的占位,并由此改变整个艺术场域中的位置关系。虽然他们的角度和重点有所不同,但内在是相通的,都强调艺术在与其他艺术的差异关系中界定自身。从逻辑上讲,艺术基于差异的生成具有无限性。在现实中,这体现为艺术史中激烈的竞争,以及由此导致的影响的焦虑。
  • 卢文超
  • 全文[ PDF 1523081.0 MB ] 2022.4(11):32-40  共有 558 人次浏览
  • 图像叙事的“再现”考古论 ——基于福柯视域的考察
  • [摘要]在古典绘画中,图像是现实世界的视觉形象再现,通过可视性的再现符号,提供观看和理解世界的形象。而在15世纪扬·凡·艾克的《阿尔诺芬尼夫妇像》和17世纪委拉斯开兹的《宫娥图》中出现了再现危机的萌芽。在现代艺术家马奈的《弗里-贝里杰酒吧》和马格利特的《形象的叛逆》《禁止复制》中,图像不再成为再现的载体,古典绘画的再现原则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和颠覆。福柯从图像叙事的角度对委拉斯开兹、马奈和马格利特作品中的再现危机展开考古学分析。基于福柯的视域,结合艺术史发展的具体情境,我们不仅看到福柯意欲建构图像叙事中的再现知识学谱系,同时也看到图像叙事背后潜隐的复杂话语深渊,这也为反思现代艺术如何通过再现重构艺术与现实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考空间。
  • 杨向荣
  • 全文[ PDF 1725910.0 MB ] 2022.5(11):32-40  共有 531 人次浏览
  • 理性的整合与超越——论本雅明与巴塔耶的“经验”
  • [摘要]“经验”是西方思想中的重要概念之一,本雅明和巴塔耶分别通过各自对经验的论述,深刻反思了欧洲文化的理性传统。二人笔下的经验既有很强的相似性, 又存在着根本差别。如果说经验在其本意上指向某种在场,那么本雅明的“本真经验” 与巴塔耶的“内在经验”则代表缺席。这种缺席在他们的思想体系中分别体现为“光晕”与“神圣”,即存在的原初与完满状态,一种自人类诞生初始便遗失的在场。对这种在场的缺席,本雅明和巴塔耶选择以不同的方式来面对。前者力求整合理性的要素, 让缺席的在场以“星丛”的面貌重新显现,后者则试图超越理性,走向“黑夜”即缺席本身。
  • 赵天舒
  • 全文[ PDF 1868528.0 MB ] 2022.2(11):32-40  共有 717 人次浏览
  • 赋为“漆园义疏”说
  • [摘要]刘勰《文心雕龙· 时序》“赋乃漆园之义疏”一语,罕有解说,倘结合晋人注《庄》与辞赋创作,其中适性自然的人生观及逍遥义,正可视为其说的阐释。对比“柱下旨归”之于玄言诗,“漆园义疏”之于晋人赋,其体道词语、问答方式与铺陈描写, 尤为相类,赋家以物态、景候、情志喻理,呈现出晋赋用《庄》的主要特征。而由晋代到唐代,赋家用《庄》例证极多,但前者乱世忧患的“逍遥”义与后者借用其“逍遥” 词的创作迥异,则形成了《庄》学盛于赋史而衰于赋义的历史走向。
  • 许 结
  • 全文[ PDF 1639178.0 MB ] 2022.1(11):32-40  共有 674 人次浏览
  • “祖国之爱”·时间·空间:东北作家群再考察
  • [摘要]“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作家群开始了从故乡到祖国的流动旅程, 故乡的沦亡激发了他们对祖国、民族的再发现。他们在创作的一系列作品中,描绘了祖国意识和民族意识的发生现场,召唤出共同体得以产生的新时间和新空间,同时呈现出动员和团结民众为抗战服务的共情。东北作家的创作在读者心中制造出的感觉结构,通过与关内共时文坛的双向互动,促进了抗战时期国族认同的生成和散布,并以此重构了20 世纪30 年代以后的文学地图。
  • 冯芽
  • 全文[ PDF 1696670.0 MB ] 2021.6(10):32-39  共有 877 人次浏览
  • 钱锺书对朱光潜意象美学观的批评——20世纪中国美学史上一桩被忽视...
  • [摘要]钱锺书对朱光潜意象美学观的批评,是20世纪中国美学史乃至学术史上极其重要却至今鲜为人知的一桩公案。朱光潜于1924年创作的《无言之美》是中国现代美学史上第一篇在审美意义上使用“意象”概念的论文,他对直觉说、移情说、距离说、物我关系等思想的介绍和阐释,奠定其意象美学观的哲学基础。钱锺书提出“本意说”,限定了意象生成美感的适用范围;通过反思移情说,提出了“人化批评”的思想,重新概括了意象创构过程中物我关系的三种形态;在批评直觉说的同时提出艺术传达过程中艺术家“出位之思”的观点,用以分析艺术意象的创造及跨界问题。对此,20世纪中国美学史研究和新时代的文艺学美学理论建设应有所关注和反思。
  • 王怀义
  • 全文[ PDF 1527315.0 MB ] 2021.5(10):32-40  共有 757 人次浏览
  • 皖南事变与《北中国》 ——试探萧红40年代作品的政治性
  • [摘要]萧红的《北中国》是一部回应皖南事变的作品,此前研究大都指出了这一关联,但未就两者之间的具体关系做出解读。《北中国》对皖南事变的回应,离不开香港在中国舆论场域中的特殊位置,也得益于这一时期萧红与关内东北流亡群体的亲近。《北中国》创作所体现出的“东北立场”,源于东北议题在抗战时期舆论场域中含义的变化,折射出了关内东北流亡群体共有的情感结构。而小说呈现出的“回忆诗学”面貌,代表了萧红以个人经验努力消化现实的努力,也意味着此时并不存在一股历史力量能够帮助萧红获得新的“远景”。
  • 刘东
  • 全文[ PDF 1679650.0 MB ] 2023.3(12):33-41  共有 333 人次浏览
  • 《赤壁赋》思想考辨新得——兼论中国古代文学文本解读的科学方法
  • [摘要]《赤壁赋》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其核心思想与《东坡易传》 相通,并受到了诸多儒家经典的深刻影响。文中“通二为一”的命题是苏轼哲学体系中 的统摄性思想,体现了苏轼对道体有常的体悟;“逝者如斯”命题背后隐藏着宋代儒学 之争;“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折射出的是政坛的治乱之象和苏轼的进退之道;“一 毫莫取”与“风月共食”则分别对应了苏轼的立身之节与自适之乐。针对中国古代文学 文本,系统、科学的解读方法至少应包括历史溯源法、同代互证法、作者自证法、读者 理断法等。
  • 刘 驰
  • 全文[ PDF 1524.0 MB ] 2019.4(8):33-43  共有 1944 人次浏览
  • 汉字的力量——作为学科命名的“美学”概念的跨际旅行
  • [摘要]美学的汉字命名主要是在中日之间的跨际交流和互动中展开的,它是中国美学起源的先声;涉及美学的汉籍在19 世纪70 年代便传到了日本,参与了日本早期的美学发生过程;美学的多种汉字命名或在事实联系中推动着中日现代美学史的发生,或在分置的空间关系中成为中日现代美学效果史的实际能量;日本知识界借助汉字来为美学命名,源于某种传统的惯性和实现现代知识本土化的需要;而中国在译介美学的过程中发挥汉字本身的潜力,意味着在努力守望并重建民族自尊,汉字文化所确认的民族身份恰是当时国人时代进取心的一种根基。
  • 王 确
  • 全文[ PDF 1813.0 MB ] 2020.4(9):33-39  共有 944 人次浏览
«  2  3  4  5  6  7  8  9  10  11 »